攀冰与攀岩的难度等级,回顾与展望 —— Will Gadd

SCARPA 运动员 Will Gadd 在本文中畅谈了他对攀岩和攀冰难度分级的见解,无论是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都十分值得一读。

 

作为攀登者我们都痴迷于难度系数,不断追求更高的难度,更接近个人极限,挑战越大越满足。我们常常会基于攀登线路的难度等级来制定目标。于是奇怪的事情出现了:明明从难度等级上说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条线路竭尽全力竟然还是无法 onsight 登顶;而我个人第一条 7c+ 级别的线路却轻而易举看攀完成,途中还一度觉得太容易,怀疑是不是攀错了线路。其实,线路和难度等级一直都在那里,全都只是个人的问题。而要理解攀冰的难度等级,我们值得先从攀岩的难度等级说起……

攀冰与攀岩的难度等级,回顾与展望 —— Will Gadd-1

 

随着时间和职业生涯的累积,只要搞懂一些基本的概念,常见线路的攀岩难度定级对我来说挺好理解的。首先,以前的线路和 5.10 级以下的线路一般是基于看攀(onsight)的难度等级;而比较现代的线路和难度级别更高的线路通常都是指红点(red point)的难度等级。看攀一条需要 dyno 未知手点的12c路线,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但是红点这条线,它的难度还是同样的 12c。比起红点攀,我个人更喜欢看攀,但看攀时从那些有超难未知手点线路上掉落是最让我感到挫折的时刻。通常,只有红点完成后才感觉定级是正确的。虽然多年来我都坚持认为看攀比红点更酷,但是我的坚持无法改变难度等级系统也无法改变岩石。这其中蕴含的道理还有待我去学习领悟。

地处法国的 12a 线路与北美的 12a 线路相比理应感觉相当。但一位自花岗岩裂缝路线成长起来的攀岩者去尝试法国布满小孔洞的石灰岩壁,他会表现得很不适应,反之亦然。假若他/她用上一两个月的时间全身心地去训练攀爬新的岩壁类型,会很快达到应有的水平。一条 13a 裂缝攀线路看似比 13a 的运动攀线路更艰难,从精神层面显得更痛苦,但其实技术上来说它们相差并不大,需要的训练和技巧同等。此外,因为线路基本上不会变化,胡乱的定级最终会根据岩壁和攀岩社群舆论被修正过来。我对现在线路的攀岩难度等级大体是满意的,除了 Smith Rocks 那条可恶的 11d 级线路,1993 年我在上面摔了,至今耿耿于怀。难度定级有些地方比较松,有些地方则比较严,总体来说我都没意见,我相信攀岩社群在时日流逝中自会将它们梳理妥当。过去三十年里攀岩难度等级一直“缓慢移动”,但它在不同的岩壁和地理位置之间,依然是个相对可信的系统。

攀冰与攀岩的难度等级,回顾与展望 —— Will Gadd-2

 

攀冰难度等级

攀冰的难度等级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随着众多攀冰队伍的通过,宽厚的冰壁通常会变得更容易起来。冰壁需要打出锁洞,随着冰壁攀爬人数越多,越来越少路线是没有锁洞的。一条被劈满洞的 WI6 级线路比一条寒冷日子里全新的 WI4 级线路简单得多。这跟攀岩非常不一样;想象一下,如果一条攀岩线路根据登顶人数、气温、重新冷冻、当年的岩壁形成状态,某一天是 5.8 级,过一周就变成 5.11 级……而攀冰线路的级别范围变化很大,所以如果我们只基于难度分级去接近某条线路,问题就会出现了……

攀冰线路大多在线路不见人烟的时间被定级,每段路线都需要在鲜冰上挥镐上数百次。在陡峭的鲜冰壁上钩挂冰镐、锁定、再挥镐五六次,如此重复非常耗费体能;随着倾斜度的增加体能的消耗更加飙升。因此,传统的攀冰难度等级主要是基于倾斜度,它能反映攀鲜冰的难度曲线指数。80 度和 90 度的冰壁难度区别就很大,因为需要挥镐和锁定无数次去制造入冰点和清理新的冰柱。如果在一条垂直且无人攀过布满冰柱的 WI6 级线路,我需要几乎一个小时才能安全地领攀。而如果是一条同样等级但已被登顶多次的线路,我可以十分钟快速完成。就差不多像用一条陡峭又有趣的 5.9 级线路和一条岩石松散又耗费体能的 5.11 级线路来作对比那样。

现在很多人都惯于攀爬陡峭的岩壁,支点已经捣进冰壁中的 80 度或 90 度的攀冰和这样的陡峭地形差别并不大。脚点会随着登顶人数的增加而越来越好踩,使得攀爬更轻松。不过,以前的攀冰者缺少攀爬峭壁岩壁的经验与能力,往往认为壁面越陡,难度越不成比例地增加,导致倾斜度在攀冰难度定级中权重更大。

因此,传统的攀冰难度定级主要是基于倾斜度,另外部分取决于冰的质量。冰的质量并不是主要的因素,因为大部分的攀冰都少不了打造冰镐点和脚点的艰苦过程。制造支点所需要的体能与工作已经是难度等级的内在前提。只有一些线路有出了名的怪异冰壁(例如科罗拉多初冬时节的 Riptide, Curtain Call,Bridalveil),因此它们难度等级更高;但即使冰的质量恶劣,如果已经存在冰点冰洞的话,路线就会变得相对容易。此外如果冰很薄质量很差,那么“头部危害性”也会成为定级的考虑因素。如果一条线路存在容易掉落的薄细冰柱,只要它有危险性,即使它并不难攀,线路也会定到WI7 级。在八、九十年代,我们为了攀更“难”的攀冰线路甚至会刻意去寻找有更细冰柱的线路。

相比攀岩装备的演变,现代的攀冰装备对攀冰体验的影响更为突出。先进的冰镐、冰锥、手套和绳索让攀冰变得更加有趣好玩,但也降低了难度。我在攀岩上经历过难度等级变化感受最大的就是 Supercrack 那条经典的 5.10 级裂缝线路,我第一次完攀是在 80 年代,只使用了六角岩塞和一个机械塞。十年后再攀,我带了三套机械塞想塞哪里就哪里。这个变化已经很明显了,但和攀冰比还不算最大的——八十年代的攀冰你可是需要悬挂在冰镐上的同时,使用第三支冰镐将比镐尖还要长的冰锥拧入冰壁。有趣的是,现代的装备比老式装备更加适应陡峭地形,再一次说明冰攀倾斜度在难度等级的重要性(因为 WI 定级是基于当时使用的装备)。挥动 Cobra(编注:Cobra是 BD 的高端冰镐)凿进垂直冰面的感觉,当然和摆弄着 80 年代早期的冰镐在冰壁上艰难争扎的感受完全不同。

现在,我们有体格更强壮的攀登者(在陡峭的攀岩馆和野外岩壁训练出来的),有人流量大的线路(攀冰渐趋流行),还有更先进的装备配件。我能带上一位有稳定 5.11+ 实力的攀岩者,给他半天的训练和指引,他就可以完攀任何一条我领攀的线路。但要独力安全地领攀一条新鲜的、陡峭的冰攀路线,还是需要很大量的攀冰知识的。这些知识很难掌握,因为越来越少新鲜的冰壁可以去被尝试和获取这些知识。这也是上个冰季洛基山上连串事故发生的部分原因。现今,冰攀的挑战并不在只限于难度等级或者倾斜度,更多取决于冰壁本身,还有带攀者对攀冰的理解程度。今天的攀冰等级,相比当年分级系统产生的年代,跟倾斜度的关系已不再紧密,反而与登顶的人流量有更大的相关性。

攀冰的线路不再有一致认同的难度等级,因为第一个跟最后一个攀的人难度都不一样。这都不是问题,我依旧热爱攀冰。不过对于某些沿用攀岩思维理解攀冰的攀岩者来说会产生一些问题。假设一个攀岩者在 Ouray(编注:乌雷,美国攀冰胜地)完成了一条人流量多的 WI5 线路,他就会认为应付另一条加拿大的 WI4 线路不是问题。但如果这条加拿大的 WI4 线路其实人流稀少,因为温度大幅波动而冰质不良,还处于雪崩地带…… 那么攀爬这条线路的准备工作就需要作出适当的修正。

在加拿大有人给线路订立另一种等级——“picked out grades”(编注:以攀冰人流量分级的系统)。我觉得这种分级只针对那些追求“真正的6级”的人。但这些信息并不真的有用,相关性不够,所以我也不使用这种分级。对一个有能力的攀冰者来说,即使面对 WI6 级,非常新鲜的线路,都只是考验耐性和手工熟练度的卡路里燃烧游戏,而非技术难度挑战。我认为想在冰壁上找“难度”是愚蠢的,在岩壁上寻找难题更有意义;而在冰攀时我们追寻的是能力、手工技巧、绝妙的观景位置、无穷无尽的乐趣。攀登狂野的蘑菇状冰壁很酷,就像冲浪或者在深厚的粉雪里滑雪,都是我的最爱。

我最想指出的是:如果一味地追求绝对的难度等级或者把攀冰的挑战定义在难度等级之上,就如同把滑雪的体验和难度定义在雪坡的斜度上。如果坡度很陡的话,那确实有些意义,但还是说明不了雪道的全部。一条攀冰路线可能因为其倾斜度在 80 年代被划为 WI6 级,但这只是倾斜度的指标。虽然也有例外,不过大体如此。

以下是我在 2017 年此刻对攀冰难度等级的见解:它们越来越趋向基于不相关的因素,越来越少反映线路的技术难度或攀登体验,也不如攀岩难度等级对技术难度的反映准确。就如同在今天,漂流的困难等级也越来越不具相关性。对于攀冰和漂流来说,描述和图片信息比难度等级更有用:长度、段数、倾斜度、雪崩危险、阳光照射条件、近期天气报告等。要成功地完成攀冰,这些信息比简单的难度等级更有用更有相关性。

攀冰与攀岩的难度等级,回顾与展望 —— Will Gadd-3

 

▲ Will Gadd的极限挑战项目有时也会结合皮划艇

混合攀登难度等级

混攀的难度等级就比冰攀更混乱……我希望在以后另文分析。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